2021年10月18-20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协办的第289期双清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主题为湿地保护和修复的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问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院士和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吕宪国研究员共同担任论坛执行主席。天津大学刘丛强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陈发虎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贵瑞院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司鲍达明副司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侯增谦院士、地球科学部常务副主任于晟、副主任张朝林研究员、一处处长熊巨华研究员、计划与政策局处长孟庆峰研究员以及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姜明研究员、副所长王宗明研究员、武海涛研究员和来自高校及科研院所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
论坛开幕式由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常务副主任于晟主持。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侯增谦院士在开幕式致辞,指出湿地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湿地保护和修复的基础理论及技术问题非常重要,建议与会专家充分发挥学科交叉优势,深入探讨和剖析湿地保护和修复的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问题,推动我国湿地科学的快速发展,为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建设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满足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需求。
本次论坛围绕“湿地变化与区域生态安全”、“湿地关键过程与驱动机制”、“湿地修复技术体系与模式”和“湿地功能维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四个议题,作了14个主题报告和12个专题报告,进行了主题讨论和集中研讨。傅伯杰院士和陈发虎院士分别就“新理念下的湿地科学研究发展态势与热点问题”和“高原湖泊湿地变化与生态恢复”进行了报告,吕宪国研究员阐述了湿地恢复的基础理论及关键科学问题,鲍达明副司长作了“全国湿地保护基础研究需求及关键科学问题”的报告,刘丛强院士作了“滨海湿地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报告。姜明研究员、王宗明研究员和武海涛研究员分别做了“湿地生态功能与粮食安全保障-以东北黑土地为例”,“全球 10 米分辨率湿地制图”和“沼泽湿地恢复的理论与实践”的报告。
与会专家瞄准恢复湿地稳定性的维持和重大湿地修复工程生态效应变化和评估等国家重大需求问题,围绕我国湿地退化机理、修复机制、关键技术体系和模式等,剖析了当前与湿地研究紧密结合的生态学前沿发展的现状、热点、难点及未来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凝练了亟需解决的重大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陈宜瑜院士作了会议总结。他指出,湿地保护、修复是一个重大问题,未来仍需要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关键生态过程进行深入研究,把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中相对稳定的共性生态要素作为研究主线,从类型、区域的角度,开展中国重要湿地保护、修复研究,将湿地起源、演化、人类和自然过程、退化因素等连在一起研究。结合当前的国家发展理念,将“双碳”目标与湿地保护紧密的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