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全球变化背景下农业骤旱激增,对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影响巨大。东北地区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也是全球骤旱频发的热点地区。因此,了解骤旱演变对东北地区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水文与水资源学科组研究人员利用2000-2022年日尺度土壤水分数据,采用分位数法识别骤旱事件,分析了骤旱频率和历时演变特征,并基于斑块尺度质心转移法确定了骤旱的空间移动轨迹;采用气候变量异常解析法揭示了骤旱的形成机制,量化了单个气象因子和多气象因子耦合对骤旱形成的贡献率;最后,系统分析了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GPP)对骤旱的响应度,明确了不同历时骤旱对GPP影响的差异性。
研究发现,2000-2022年东北地区短发期骤旱大于长发期骤旱的影响范围。骤旱影响范围总体呈减少趋势,但形成速度不断加快。吉林省西部、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和辽宁省北部交界处骤旱最为频发。与2001-2011年比较,2012-2021年骤旱开始、中期、结束时质心轨迹空间分布差异更为明显,但主要呈东北-西南和东南-西北方向的移动轨迹。潜在蒸散、温度、降水不足和蒸汽压异常对骤旱形成的贡献率分别为33%、28%、22%和16%。然而,不同地区单个气象因子和两因子耦合作用对骤旱形成的贡献率差异显著。东北地区GPP对骤旱的响应较为敏感,长历时骤旱对GPP的影响比短历时骤旱的影响更大。因此,全球气候变化下,东北地区骤旱影响面积减少,但形成速度和空间动态度在增加,导致更严重的生态影响。研究结果深化认识了骤旱演变机制及其生态影响,为区域农业干旱风险应对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该研究发表在极端天气与气候研究领域1区Top期刊Weather and Climate Extremes上,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章清松和孙嘉豪为共同第一作者,吴燕锋项目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编号:XDA28020501和XDA28100105)等项目共同资助。
图1.2002-2021年东北地区骤旱事件发生次数(a)和平均持续时间(b)的空间分布
图2.2000-2011年(a)和2012-2021年(b)东北地区作物生长期骤旱事件开始、演化和结束期间质心的空间轨迹
图3.东北地区引发骤旱的主要气象因子的空间分布及六个典型区域主要气象因子发生异常的时间占比。PRE、PET、TEM和VPD代表标准化降水指数、潜在蒸散发、平均温度和蒸汽压差。PET&PRE、PET&VPD和PRE&VPD表示它们在骤旱发生期间同时出现的异常情况
论文信息:
Sun Jiahao,Zhang Qingsong,Liu Xuemei,Sun Jingxuan,Chen Liwen,Wu Yanfeng※,Hu Boting,Zhang Guangxin.2024.Flash droughts in a hotspot region:Spatiotemporal patterns, possible climatic drivings and ecological impacts.Weather and Climate Extremes,45.100700.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wace.2024.100700
相关论文:
Sun Jiahao,Wu Yanfeng,Zhang Qingsong,Jiang Lili,Ma Qiusheng,Chen Mo,Dai Changlei,Zhang Guangxin.2024.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in water deficit-and heatwave-driven flash droughts in Songnen plain and its ecological impact.Remote Sensing, 16(8), 1408.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3390/rs1608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