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章光新研究员等著的《三江平原水资源演变与适应性管理》一书,日前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水与粮食安全是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对人类生存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农业是用水大户,农业用水量占全球总用水量的70%,全球地下水开采量的67%用于农业灌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明确将农业用水供需紧张列为全球水资源开发的九大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农业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威胁着我国粮食安全。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保障粮食安全,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
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湿地集中分布区,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近几十年来,在大规模垦殖、水田灌溉面积迅速发展和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导致三江平原地下水系统补排失衡,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当前,在国家粮食增产工程和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战略驱动下,三江平原大力发展灌溉农业和实施湿地生态补水工程,对水资源需求量日益增加。未来,气候变暖将增加三江平原农业灌溉和湿地生态的用水量,同时对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和农业供水保证率产生深刻影响,尤其干旱洪水灾害的频率和强度的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地下水资源到底能承载多大面积水田开发规模?还能持续开采利用多久?能否重蹈华北平原覆辙?如何落实国家地下水双控政策,科学确定地下水开采总量与适宜水位?未来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区域水资源系统的供需?这些问题已引起国家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也是三江平原可持续发展战略亟待解决的重大水资源问题。为了应答上述社会关切和亟待解决的重大水资源问题,在中国科学院特色所项目(IGA-135-05)、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SZD-EW-Z-021)和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7YFC0406003)支持下,撰写出版了《三江平原水资源演变与适应性管理》一书,初步回答了一些有关社会关注的重大水资源问题,可为三江平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本书以三江平原大规模灌溉农业发展导致区域径流衰减、地下水位下降和湿地退化等问题为导向,以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协调农业开发与湿地保护之间的关系为主线,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变化环境下水资源时空演变特征及规律,特别是气象水文干旱演变特征与洪水对地下水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科学计算了地表水可利用量和地下水可开采量,构建了地下水-地表水联合模拟模型,提出了基于地下水水量-水位双控制的水资源开采方案,并重点对挠力河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多情景、多水源、多目标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在上述研究成果基础上,针对未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资源供给和需求的影响及其不确定性,结合国际先进的水资源适应性管理理念和基于自然的水资源解决方案,并依据国家粮食安全和湿地生态安全战略对水资源的需求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从区域(三江平原)、流域(黑龙江)和国家三个层面上,综合提出了变化环境下三江平原水资源适应性管理策略,确保三江平原“水资源-粮食-湿地”协同演进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