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与水资源学科组针对湿地系统与周围其他环境系统之间的联系,提出湿地-地下水交互作用的4种模式(图1)、阐述了其基本内涵(图2),建立了相关的研究方法,并选取我国东北地区最大的内陆湖泊湿地——查干湖为实际研究区域,针对查干湖流域地表水及地下水环境演变规律认识不清、地表水-地下水相互关系不明等问题,通过野外调研与室内分析相结合,在综合分析区域地质及水文背景的基础上,揭示多年尺度上查干湖湖水与周边地下水水文情势、水化学特征与水质状况的动态规律,综合利用多重证据相互论证、判别查干湖湖水与地下水的交互作用特征,结果表明查干湖地表水与地下水存在密切的水力联系,多年平均地下水补给量在6.2-7.3×107m3之间变化,按照径流系数4.15mm计算得到的补给量为6.91×107m3;查干湖周边区域地下水的波动响应范围小于1.32-2.06 km。


图1 湿地SW-GW作用的四种模式 图2 湿地SW-GW交互作用过程的界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