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首页>湿地动态
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最北部的大兴安岭东部林区,地理坐标北纬51°05′07″-51°39′24″,东经125°07′55″-125°50′05″,总面积229523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60000公顷。保护区内现已发现维管束植物61科800余种,野生动物49种,鸟类216种、两栖爬行动物及鱼类44种,基本涵盖了大兴安岭寒温带原始林区内所有的陆生、湿生、水生生物类群物种,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南瓮河湿地共有南瓮河、南阳河、二根河、砍都河、库尔库河等大小河流20余条,是嫩江的主要发源地和水源涵养地,同时也是齐齐哈尔、大庆等嫩江、松花江下游地区的给水生命线。其发挥的生态功能不仅作用于大兴安岭林区,而且对整个嫩江、松花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直接影响。

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99年经由黑龙江省政府批准组建,2003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的国家级保护区。   保护区基本建设投资累计为942万元,其中国家林业局非经营性投资882万元。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的保护为基础,合理利用,有效管理,有效地保护该区域的森林湿地资源、野生物种以及嫩江源功能,保障其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南瓮河自然保护区位是以森林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和嫩江源头为保护对象的保护区,保护区内几乎容纳了大兴安岭寒温带针叶林区所有的森林植物、野生动物、森林昆虫、大型真菌。保护区内具有丰富的生态系统多样性,其中有森林生态系统、草甸生态系统、沼泽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保护重点是区内森林、沼泽、草甸和水域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内原始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寒温带沼泽类型完全,不仅有原始森林、沼泽、草甸、湖泊、溪流、河川、冰雪等景观,而且具有典型的岛状林湿地。保护区内物种十分丰富,有植物1000多种,其中国家级6种;动物309种,其中国家一级9种,国家二级42种,鱼类139种。   南瓮河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着广阔的原始森林,加上砍都河、卧都河、南阳河、南瓮河等水体资源,南瓮河自然保护区能够开展一定规模的旅游项目,如漂流、垂钓、狩猎等,为中国北部边陲的生态旅游的胜地。   南瓮河自然保护区内物种十分丰富,具有国家Ⅰ级保护兽类紫貂和貂熊2种,国家Ⅰ级保护鸟类金雕、白鹳等7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47种。每至春夏,各种留鸟、候鸟纷纷进入繁殖季节,燕舞莺歌、鹘起鸦落美景如诗,令人叹为观止;秋冬时节,鸥雁成行、候鸟南迁、鹤长凫短、雀集百万,为此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愧为鸟类的天堂。

宣传教育方面:制作完成了公开门户网站,每年坚持安排队伍到邻近社区进行与湿地保护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宣传,结合国际湿地日、世界水日等主题宣传活动,采取设立宣传牌、开辟电视宣传专栏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有效增强了当地社区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

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基本建设方面:争取国家三期工程项目建设资金1976万元,建成综合办公楼、科研办公楼、宣教馆、标本馆共计1765平方米,同时建立了气象观测站、水文监测站、疫源疫病监测站、鸟类环志站及2座移动信号发射塔、5个生态定位监测站、5个病虫害防治站、6座森林防火瞭望塔和7个防火管理检查站,为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夯实了基础。

保护管理方面:通过黑龙江省人大颁布了《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组建了保护区公安分局,根据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防火的特殊需要,成立专职防火科及30人巡护队、50人专业扑火队,同时在保护区中心检查站安装无线远红外监控摄像系统,对进入保护区的人员进行实时监控,有效保障了湿地内的生态资源安全。

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科学研究方面:环志鸟类93种、4000余只,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开展了多年冻土研究项目,与大兴安岭地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共同开展了温室气体排放研究项目,同时以生态定位监测站为基础,坚持对保护区土壤、气象、水文、生物及森林健康5项指标进行常年监测,为“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监测网”提供了详实、细致的基础数据。

 

湿地生态旅游

    以独特的湿地生态景观及人行栈道、观光塔、综合服务楼等基础设施为依托,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成立了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公司,开发了湿地漫步、泛舟垂钓、篝火之夜、登塔览胜等旅游服务项目,目前正在组织编制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力争打造5A级旅游景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