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湿地与湿地研究》(主编:吕宪国)是对中国近五十年来湿地研究与管理的成果总结,是“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全书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系统介绍了目前湿地保护管理及科学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阐述了湿地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分布特征,阐明了不同湿地类型的结构与功能。第二部分介绍了湿地的形成与演化,湿地的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子,提出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监测内容及指标体系。第三部分分别描述了中国不同区域的湿地生态特征及其资源利用状况。本书最后一部分主要论述了中国湿地保护、恢复和可持续管理,包括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湿地生态系统评价、湿地保护区建设与管理、退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及中国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途径与模式等内容。
《中国湿地与湿地研究》系统阐述了湿地的概念、形成、不同湿地类型的分布及其结构功能,提出了一套实用的湿地生态系统监测指标体系。基于我国自然地理区划、湿地的自然特征及省级行政单元,对湿地进行了分区,并对不同区域的湿地生态特征、资源及其合理利用进行了描述,为湿地科学管理及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及数据平台。结合已有的研究工作基础和具体案例,对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的基础理论、对策和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建立湿地友好型农业模式的方法与技术。
《中国湿地与湿地研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系统性强,可供湿地科学、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及湿地保护的科研及管理人员使用。
湿地是地球表层独特而重要的生态系统,与森林、草地、农田、海洋等生态系统共同维系着地球表层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是功能独特、不可替代的自然综,$体。湿地是最富生物多样性、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是物种的基因库;富集多种资源,利用价值与潜力巨大;具有涵养水源、均化洪水、调节气候、净化环境提供野生动植物生境、提供资源和休闲观光场所等生态环境与社会服务功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我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地貌类型千差万别,气候条件多样,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数量丰富的国家之一。按照《拉姆萨尔公约》对湿地类型的划分,31类天然湿地和9类人工湿地在我国均有分布,湿地的主要类型包括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河口湿地、海岸滩涂、浅海水域、水库、池塘、稻田等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根据第一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全国湿地类型划分为5大类,湿地面积总面积为3848.55万hm2,(指湿地斑块面积在100 hm2以上的湿地面积总和,以下同),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其中,沼泽和沼泽化草甸湿地的面积为1370.03万hm2,湖泊湿地的面积为835.14万hm2,河流湿地的面积为82l.67万hm2,滨海湿地的面积为593.42万hm2,库塘湿地的面积为228.50万hm2。由于对湿地资源不合理利用,导致湿地生态系统发生明显退化,对重点湿地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有95.2 %的重点湿地受到威胁,其中30.3 %的重点湿地受到盲目开垦和改造的威胁,有26.1 %的重点湿地受到污染威胁,有24.2 %的重点湿地受到生物资源过度利用的威胁,有8.0%的重点湿地受到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的威胁,有6.6%的重点湿地受到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的威胁。湿地资源的破坏,不仅直接影响到我国水资源供给安全,降低江河沿岸蓄洪防涝功能,增大水涝灾害发生的风险,还破坏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和水生、湿生生物生存环境,并最终将危害国家生态安全,对全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构成现实的威胁和未来难以估量的损失。1971年前苏联、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6国在伊朗签署了《拉姆萨尔公约》旨在通过国际合作,保护重要的湿地系统,特别是作为水禽主要栖息地的湿地。目前已有缔约国家158个,国际重要湿地1739片,湿地总面积16016万hm2。中国自l992年加入《拉姆萨尔公约》以来,列入名录的湿地有36处,总面积380万hm2。l998年特大洪水以后,党中央和国务院多次发出了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号召,国务院提出的"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等32字措施,对湿地保护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和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由国家林业局牵头,外交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农业部、水利部、中国科学院等17个部委共同参与制定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并于2000年11月8日正式发布。2001年年初,中央发出的2号文件提出了在生态建设中要大力加强湿地保护。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明确了要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湿地保押。2003年国务院批准了由10个部门共同编制的《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4年2月由国家林业局正式公布。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提出"要把加强湿地保护、恢复湿地功能,作为改善生态状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件大事,予以高度重视,井切实抓紧抓好"。这都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湿地保护工作的重视,对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湿地监测体系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多次强调,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保护湿地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工作。我国目前45%的天然湿地及33种国家重点珍稀水禽得到了有效保护。中国湿地研究发展时期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这个时期主要以沼泽和滨海滩涂为主。1958年,中国科学院确定沼泽研究为长春地理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的主攻方向;同期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沼泽研究室成立,两者成为中国最早的专门性沼泽研究机构。从20世纪60-80年代,长春地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以及东北师范大学等科研、教学部门展开了全国范围内沼泽和泥炭资源的综合考察,先后对若尔盖高原、东北地区、青藏高原、横断山地区的沼泽和泥炭进行了综合考察。同时,南京湖泊研究所、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厦门大学等科研单位及高校也在湖泊湿地、河口湿地、海岸滩涂湿地等方面做了大量的资源调查研究工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的提高,人们对湿地的研究趋于定量化和微观化,认识湿地的水平也不断加深。湿地研究更多集中在对湿地生态过程、湿地生物多样性、湿地功能评价、湿地恢复的理论及技术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湿地位于水陆过渡地带,是一个水、土、生物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综合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综合生态系统,对其定义、分类具有一定的难度。目前湿地概念多达60多种,湿地的分类多种多样。我国湿地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在概念、分类、形成、结构功能及共评价的基础理论研究仍需要进一步完善,急需建立一个系统的学科体系,借以推动湿地科学的发展。本书是"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业规划勘察设计院、东北林业大学等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编者们在对国内近50年的湿地研究成果的收集和整理基础上,结合自身研究成果,系统地编撰了这部湿地著作。本书湿地的概念、分类主要采用目前广泛使用的《拉姆萨尔公约》中的定义及其分类标准,但考虑到水稻田为人为耕作的农田,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大,因此本书在湿地分类中没有包括水稻田这个分类指标。湿地分区主要考虑到湿地的类型、分布特征及数据的可获得性,结合任美锷先生的自然地理区划划分方法、湿地的类型和生态特征及省级行政单元,将中国湿地按区域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内蒙古、西北、西南、青藏区等;并按照不同区域对湿地生态系统特征、资源分布及其利用进行阐述,这科湿地分区具有很强的创新性,从湿地区划及其分区域的湿地信息共享方面填补了我国湿地研究的空白。
全节共分4个部分。第一部分系统介绍了目前湿地保护管理及科学研究的现状及共发展趋势,阐述了湿地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分布特征,阐明了不同湿地类型的结构与功能;第二部分介绍了湿地的形成与演化,湿地的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子,提出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监测内容及指标体系;第三部分分别描述了中国不同区域的湿地生态特征及其资源利用状况。该书最后一部分主要论述了中国湿地保护、恢复和可持续管理,包括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湿地生态系统评价、湿地保护区建设与管理、退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及中国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途径与模式等内容。全书由吕宪国制定编写提纲,各章专人编写。具体分工如下:第一章由姜明、卢伟伟编写;第二章由郗敏编写;第三章、第四章由刘吉平、李闯、刘庆凤编写;第五章第一节由刘正茂编写,第二节由刘汝海、王起超、邹元春、于晓菲编写,第三节由娄彦景、赵魁义、李枫编写;第六章由武海涛、殷书柏、王雪宏编写;第七章由王升忠、姜明、殷书柏、李鸿凯、赵红键、韩毅编写;第八章由王雪宏、袁兆华编写;第九章第一节由姜明、卢伟伟编写,第二节和第三节由姚允龙编写;第十章由武海涛、郭岳编写;第十一章由王建华、暴晓编写;第十二章由王学雷、莫明浩、肖锐编写;第十三章由戴国华、邹元春编写;第十四章、第十六章由张昆编写;第十五章由王升忠、焦育鑫、樊晓舟、王春权编写,第十七章由邹元春编写;第十八章由殷书柏编写;第十九章第一节由袁军编写,第二节、第三节由刘晓辉编写;第二十章由佟守正编写;第二十一章由终守正、郭雪莲、寇艳秋编写;第二十二章第一节由王升忠、卜兆君、姜丽红、夏丹丹、焦育鑫等人编写,第二节由王强编写。附录I由娄彦景、赵魁义整理编写,附录Ⅱ由李枫、王强整理编写(其中鱼类部分未列入),书中插图由朱金花绘制。各章编写完成后,由姜明负责编辑和统稿,吕宪国负责最后审稿和定稿。另外,本书所用照片主要由庄艳平提供,赵魁义、孙才志也提供了部分图片。本书编写过程中,各章节所直接引用的主要资料作为参考文献列于每一章的最后。同时本书也收集整理了国内许多湿地专家的成果,如有理解、引用不当,还请多多指正,以便完善修改。本书初稿完成后,多位专家在对书稿充分肯定的基础上也提出了积极的建议,在此一并致谢。由于本书涉及内容广泛,限于编者水平,错、漏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诚恳希望读者予以指正,以便进一步修改和增补。
编者
2008年5月